正确洗手,“手”护健康
日期: 2023.03.21
作者: MSS
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俗话说“病从口入”,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,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。进入秋冬季节,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,预防各种传染疾病,幼儿加强卫生意识,不让细菌产生,“养成良好习惯,从正确洗手开始,教会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,要求幼儿养成健康的洗手习惯。
防疫小课堂,我们一起了解↓
为什么要洗手呢?
人们常常讲“病从口入”。实际上,在“病从口入”的过程中,两只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拿取接送等功能。不论是洁净的手拿取被污染的食品,还是被污染的手拿取洁净的食品吃,病菌都是经过手送入口中,也可以说是“病经手入”。
手是人体的“外交官”,人们一切的“外事活动”都需要它“一马当先”,比如吃饭、穿鞋、扔垃圾、按电梯等,都要用手来完成。因此,手就很容易粘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。据统计,日常生活中,人的一只手上可附着的细菌达40多万个,在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,就容易诱发各种疾病。
洗手可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病毒、细菌和虫卵,用流水洗手,可洗去手上80%的细菌,如果用肥皂/洗手液洗,再用流水冲洗,可洗去手上高达99%的细菌。正确洗手能预防多种传染病,比如新冠、流感、诺如病毒病,手足口病等……
什么时候洗手?
常见的有:饭前饭后、便前便后要洗手;从外面回家之后要洗手;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、门柄、电梯按钮后要洗手;接触过血液、泪液、鼻涕、痰液和唾液,探望过病人之后要洗手;抱孩子之前,或者打扫卫生之后等都要洗手,总之一句话概括,接触清洁物品前,或者接触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。
应该要怎么洗手?
坚持用“七步洗手法”及时、正确地洗手,牢记七步洗手口诀“内—外—夹—弓—大—立—腕”,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。
第一步:“内”,流动水湿润双手,涂抹洗手液(或肥皂),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,相互搓擦。

第二步:“外”,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,双手交换进行。

第三步:“夹”,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。

第四步:“弓”,双手指交锁,指背在对侧掌心相互搓擦。

第五步:“大”,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,双手交换进行。

第六步:“立”,弯曲各手指关节,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。
第七步:“腕”,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揉搓清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