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密!在MSS亲子班中,爸爸妈妈会做些什么?
日期: 2023.10.27
作者: MSS
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MSS成立至今近20年的历史,不仅在蒙氏学术领域有很资深的背景,同时亦在婴幼儿照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,是沪上首开、且唯一拥有全日制婴儿班(6-18个月)的蒙氏园。
为了满足更多家庭需求,MSS推出针对婴幼儿家庭的亲子班,让家长们真正走入蒙特梭利环境,帮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,打消育儿疑虑、更新育儿理念、化解育儿难题、提升育儿技能。
在MSS亲子班中,爸爸妈妈会做些什么呢?
01、掌握观察的技能
提到观察,很多家长会有疑问:观察要从什么时候开始?“观察”只是看着吗?什么都不用做吗?
其实,当老师在引导孩子工作时,家长虽然是坐在旁边陪伴着,但此时此刻,观察就已经发生,更重要的一点是:观察需要技术,是门“技术活”。
在观察老师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,家长可以从中发现:
老师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孩子的兴趣的;
以及老师是如何非常及时地去回应孩子的。
哪怕孩子目前没有很好的语言能力,但是孩子可以通过表情、肢体语言传递出很多信息,可以被老师精准地捕捉,老师会及时给予孩子回应,孩子将展现出喜悦的表情和状态……这些信息,爸爸妈妈都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。
同时,当家长和孩子互动、玩耍时,“观察”也在同步发生。
比如:孩子里面有一个托盘,托盘上有一些小碗、小勺子;此外,他的面前还有一个海螺。
通过观察,家长可能会发现:孩子对托盘并不感兴趣,反而对海螺很感兴趣。他不断去触摸这个海螺。
我们当下就可以判断:这两个物品中,孩子对触摸(也就是感官刺激)更感兴趣。
但孩子的能力还不足,他并不知道要挪开托盘、把海螺挪进一点,自己才能更方便地触摸海螺。
这个时候,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,把面前的托盘收掉。
也就是说:家长在和孩子互动时,也要很敏锐地通过自己之前的观察(如:老师跟孩子如何互动),把观察到的技能运用到自己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,不断去尝试、调整,进而了解孩子当下的需求是怎样的。
02、学会适度放手
当孩子在完成了对整个环境的探索、并知道爸爸妈妈是一直陪伴他的之后,他就需要有机会短暂地离开父母身边,自己去探索更多的区域和空间。
这个时候,就需要家长“适度放手”。
那么,作为家长,如何判断这一时刻的来临呢?如何才能做到“适度放手”?
我们的老师将教给家长科学观察的方法,去学习如何通过孩子的行为举止或面部表情判断孩子当下的状态——
到底孩子当下是否已经可以暂时离开家长、自行去探索?
还是说他当下依然需要你在身边,让他更有安全感。
当家长意识到,孩子已经可以去自主探索时,你就可以给予他一定的空间。
当他回头来找你的时候,你只要给予一个肯定的表情、微笑或者点头,鼓励他继续探索就好。
在孩子短暂地离开父母身边、自由探索时,他的各项能力如感官、专注力等,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。
这个时候,爸爸妈妈不用去打断孩子,孩子可以通过重复地玩耍,专注地沉浸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。
03、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
0-3岁是孩子秩序敏感期发展的重要阶段。孩子天生就喜欢充满秩序、井井有条的环境。
如果孩子长时间生活在一个相对混乱的环境中,他反而会没有方向,环境将变得越来越杂乱。
但是,如果他能成长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中,他会变得更加淡定从容,能更好地聆听和理解成人的引导。
秩序感也是逻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。
我们成人有责任帮助孩子打造一个充满秩序感的环境。
在我们的亲子班教室中,所有区域的设置、教具的成列都是有秩序的。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适时引导孩子自己收拾、整理、把物品及时归位,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