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SS校友访谈Vol.03 | 蒙氏姐妹俩:从内驱力出发,自信地走向更大的世界
日期: 2023.03.24
作者: MSS
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导语:近20年来,MSS始终致力于为0-6岁的家庭提供纯正的蒙特梭利教育,通过蒙氏老师的引导,帮助孩子们在有准备的环境中,自信、快乐成长。
自2004年创校以来,MSS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;几千名孩子离开MSS,走向更大的舞台,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、迎接挑战、实现自我。广泛的兴趣涉猎、自我探索的精神、独立思考的能力、有始有终的责任心、勇于尝试的执行力……我们为他们的成长感到欣慰,更为他们身上带着MSS的印记而深感骄傲。
或许,作为读者的您也会好奇他们的故事。从今天起,我们将陆续推出“MSS校友录”栏目,和您一起走近MSS毕业生们的故事,追寻蒙氏“种子”生根、发芽、并依然在蓬勃向上的成长之旅。
“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: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。”——玛利亚·蒙特梭利
高宥俐&江宥佳 MSS资深校友
上海闵行德闳民办学校 五年级与二年级
01 从自信,到独立
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对MSS的资深校友:高宥俐和江宥佳两姐妹。姐姐高宥俐在3岁时(10年前的2013年)来到MSS的EC班(小树班);妹妹则从10个月大就来到MSS上托班了。姐妹俩都在MSS度过了快乐的蒙氏启蒙生活。
姐妹俩都很擅长英语。姐姐自上德闳起,就开始阅读几百页的原版英文书,最近,她在读的是英文版的《哈利波特》和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。妹妹虽然只有二年级,但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老师、同学、外国朋友对话。MSS蒙氏双语环境,为孩子们的英语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妈妈Kitty认为:“MSS的双语环境让孩子们沉浸式地去‘听’,再到读、写的能力,就发展得非常水到渠成。敏感期一旦错过了,到了小学是没法弥补的。所以,现在孩子们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是充满自信的。”
妈妈分享了一件事:
“我记得有一次送孩子去上学,很多有些是老人、阿姨送的,会照顾地特别好,帮孩子穿鞋什么的,但是老师们会主动和她们沟通,希望让孩子自己做这件事。虽然刷牙、穿衣、系鞋带是很小的事,我们长大了每一个人都会,但是,我觉得在你2岁、5岁、10岁才学会,带给你的意义是不一样的,越小学会这些,孩子会越自信,他会越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。我认为一个人的自信,就是源自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所以从小自己独立做这些事,我觉得特别有意义。”
除了自信之外,和众多从MSS毕业的孩子一样,姐妹俩最大的一个共性就是:专注和坚持。姐妹俩多年来一直在坚持游泳,姐姐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去体校训练,升入德闳一年级后,还加入了校游泳队。最近,姐妹俩还尝试学习潜水,至今保持着每周去2-3次的频率;专注与坚持的习惯,很早就建立起来了。
一个人的自信,源自自己擅长的部分,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,孩子们认为自己可以做好。MSS蒙氏理念就是如此: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专注力,有能力照顾好自己、独立完成各种事情,让他们充分享受独立自主的过程,从而保护他们能不被打扰、专注投入,并最终培养毅力与坚韧。体现在姐妹俩身上,就是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兴趣爱好,都能自信又松弛地参与、独立又专注地投入;既能沉下心来阅读,也能快乐地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,建立良好的学习效率,收获进步与成长。
02 尊重“不同”、从他人身上“学习”
姐妹俩自小生活在充满包容与爱的家庭氛围之中,很乐于和爸爸妈妈分享在学校中的趣事,比如同学之间如何针对竞选班干部展开探讨、不同的孩子在某个小组讨论中的不同表现……在这样的自由、开放的探讨氛围中,他们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,能尊重不同的观点表达,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,自我决断力已经有了充分的建立。
在妈妈Kitty看来,每个人的性格不同,学习方式也不同。
“比如姐姐的学习方式是,她遇到问题,更愿意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,去试错,错了也没关系。因为蒙氏的老师会告诉她,有的时候在学校里的有明显的错误,也是不一定会给你指出来的,他会说是这样,谢谢你给我分享。妹妹可能会先静静听你说,完了以后,她也有自己的思考,选择听取意见或者结合自己的方式去做。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,学习方式不同。当大人给与她意见的事情,她也不是说和你对抗,她也尊重你的想法,但她会有自己的理解方式、解决问题的方式。”
MSS蒙氏的班级采取混龄的方式,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一起,可以独立工作,也可以彼此合作。大孩子和小孩子们一起学习与玩耍,所以,孩子们从小就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,在这种氛围下,孩子们最大的特点就是:会建立“尊重”他人的思维方式,那就是:我理解我们是不一样的,你有你的想法,我有我的想法。虽然我们想法不同,但我充分尊重你。
同时,孩子们通过尊重,能保持平和的心态,发现“学习”的机会。在蒙氏环境中,老师是观察者,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孩子们之间会自发地指出、探讨:你的方法和我的不同,我是这样做的,原来你是另一种方法。他们能自发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。这个“发现”的过程,就是学习。所以,蒙氏环境下的孩子们,拥有开放的心态与思维,彼此包容、理解,互相学习,从中吸取新的收获,最终内化成自己的部分。
而且Kitty认为,这种思维方式不光对孩子有帮助,更打开了家长的思维。
“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,这个思维是蒙氏带给我的、不一样的思维。因为只有家长懂得了尊重,我们才会重视孩子的想法。当孩子到了高中、大学的时候,她才会在大事上有自己的决断,不会随波逐流。”
03 内驱力:“我”想要变得更好!
一个孩子优秀不优秀,其实跟学多少学科没有关系。在MSS我们没有任何教科书,但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个性,因材施教,通过有准备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;蒙氏的教具又充满无限魅力,孩子们在蒙氏工作中,自由选择教具,通过独立操作,完成自己喜欢的工作,在一遍遍“重复”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机会、挑战自己、获得快乐。
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,非常有自己的内驱力。姐妹俩就是如此。她们自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,无论是学习还是发展兴趣,都源自自己的“内驱力”。
上了小学之后,姐姐曾向老师毛遂自荐,当图书管理员,利用课间时间去图书馆,帮助老师管理图书、做好分类,这让她很有成就感。遇到事情,她都独立完成,因为在MSS的生活,她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自己吃饭、打扫、收拾东西……所以从家、再到课堂,我也会做好自己的事情,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。
而妹妹遇到问题,也会努力去做好。最近,妹妹班级举行口语闯关比赛,背诵古诗与课文,她得了二等奖。她为自己感到高兴,同时也认为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,期待下次继续加油。在MSS的生活,每天都很新鲜有趣,老师总是鼓励她多尝试、多思考,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,同时也教会她“不完美”是很正常的一件事,接受“错误与失败”也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内容,这样我们才能接纳自己、与世界更好地相处。
“德宏的老师也反馈,从MSS毕业的孩子,更知道自己要什么,他们会更有想法,内驱力也会更强。因为孩子们会自发地觉得:我要好,我希望我在这方面能够做得好,不管是学科上还是纪律上,这个内驱力都会更强一点,不是来自于外界的一些要求。”
在如何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与自驱力方面,很多家庭往往会走偏,用很多物质鼓励去激发孩子。但是,在MSS蒙氏环境中,我们从来不会用这种方式去“激励”孩子。“蒙氏老师曾经提到过,学校里从来不鼓励用‘小红花’做奖励,去表扬孩子的某个行为,因为刷好、吃饭、收拾……这些都是自己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。我们根本不需要用外因来奖励孩子。如果有一天,没有了小红花,那孩子会想:我是不是就不用做了?所以,蒙氏的理念帮助孩子从小建立内驱力,让他们知道,这是我自己的事情,我要做这件事,是发自我内心的“我想要变好”的需要,我希望我的学科做的好,那是带给我自己的成就感,为了让我自己满意的,而不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。

在这一点上,姐妹俩都从内驱力上获得了自豪感:姐姐热爱攀岩,去年参加了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攀岩比赛(青少年组),15米的高度13秒完成,收获了令她自己满意的成绩;攀岩充满趣味、变化与挑战,对速度、力量甚至智力上追求都令她感受到极大的乐趣,激发出她的好胜心与干劲;而妹妹也早已为自己定了一个新年小目标:上海每年都会举行“六一娃娃游泳比赛”,2023年,她希望能在这项市级游泳比赛中,拿到一个她自己心目中的好名次。
这是MSS坚持培养孩子的核心素质之一:所有的事情都是“我想做、我要做、我能做得更好”。在不断的尝试、探索、学习、成长中,孩子们会不断获得正向的反馈与自我激励,从而变得更好。
未来,姐妹俩的生活会变得越发有趣,她们将会从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中变得更加自信,用更开放的思维、不畏惧失败的勇气,充满期待地迈入更大的世界。